允准崔氏五娘入宫的诏书落了凤印,放在燕琅手旁。</p>
燕琅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,并不意外:</p>
「终于肯低头了?你是怎么说服她的?</p>
「说朕保她后位尊崇?还是将来要立她的孩子为太子?」</p>
总归是荣华富贵,体面尊荣。</p>
因为崔掌珠从前就把皇子妃的头衔看得很重。</p>
当初他被皇兄陷害,并不舍得叫明姝陪自己赌。</p>
就挑中了来崔家认亲的崔掌珠。</p>
一个血脉存疑的外室女,能有机会飞上枝头做皇子妃,自然喜不自胜,满口答应。</p>
大婚当晚,那狗眼看人低的内监苛待燕琅,眼见着他起了高热也不肯放人出去请太医。</p>
烧得迷迷糊糊时,燕琅看着掌珠急切地扯下盖头,出去与那看门的内监理论。</p>
任她塞了支银钗,又低声下气地求情,那内监只是掏了掏耳朵,浑不在意。</p>
掌珠气急之下抽出了木垛里头的柴刀,将锈迹斑斑的刀刃抵在脖颈上,目光狠绝:</p>
「我如今是四皇子妃,公公若不帮我通报,明日陛下就会知道四皇子妃不堪刁奴欺辱,一刀抹了脖子!」</p>
燕琅病的这半个月,素日与他交好的护国公长子卫彦都没办法把医侍送进去。</p>
她竟然做到了。</p>
一剂药汤服下,燕琅退了烧才仔细打量她。</p>
与崔明姝七分相似的模样,眉眼却比崔明姝倔强许多。</p>
燕琅忍不住弯了弯唇角:</p>
「威胁的时候要把刀对着别人,你这样伤了自己算什么?」</p>
被夫君这么调侃,她抿一抿唇,脸忽然一红:</p>
「我没杀过人,不敢。」</p>
「你就不怕他们不吃你这套?」</p>
掌珠赧然一笑,眼中竟然有小小的狡黠和得意:</p>
「我可是皇子妃呀,他们不敢的。」</p>
燕琅觉得有点可笑,连他这个失了圣恩的皇子都无人放在眼里,她一个皇子妃竟然很把自己当回事。</p>
周公公小心地擦了擦额上薄汗:</p>
「奴才说了保后位,又说了立太子。</p>
「说了好些软话,娘娘都不肯认错……</p>
「可蒹葭宫炭火不足,寒症发作时疼得厉害,娘娘熬不住,直掉眼泪……」</p>
燕琅的手顿住了,蘸了朱砂的笔猛地掷在案上:</p>
「谁叫你们停了她的炭火?」</p>
一年前,娘娘从行宫回来时不与陛下同乘,内务那群人精已经瞧出娘娘不得圣心的端倪,所以节下什么赏赐贺礼,蒹葭宫有的,行宫往往厚上一倍不止。</p>
一众宫人忙跪伏在地,只觉得帝王心思难测,不知今晚阎王几更去内务点卯。</p>
「陛下要去蒹葭宫看望娘娘么?」</p>
看她做什么?</p>
少年夫妻走到今日,见面只剩争吵和辱骂。</p>
「罢了。」燕琅放下手中奏章,忽然舒展了眉头,「给五娘的宫殿修葺得如何?她喜欢听戏,梨园选些伶人供她取乐,再多拨些机灵宫人去她那里伺候。」</p>
见惯了这红墙后生死荣辱,每逢福祸临头,周公公周大喜常有一种准得毒辣的直觉。</p>
叫他在风口浪尖里一次次跟对了主子,保全了性命和富贵。</p>
如今这种直觉又荡在心口,叫周公公想问一句,昨日在娘娘手边看见的遗诏:</p>
「昨日奴才在蒹葭宫瞧见……」</p>
燕琅不耐地摆手:</p>
「五娘进宫以后,蒹葭宫一切事务都不必来报。」</p>
周公公低下头,殿外卫将军卫彦求见。</p>
卫彦十岁那年做了燕琅伴读,富贵落魄也不曾背弃燕琅。</p>
燕琅亲政后多疑敏感,却始终不曾对卫彦生出一丝疑窦。</p>
「此次进宫,定要留你在宫中小住。</p>
「明日五娘入宫,也是值得庆贺的好事,朕要与你痛饮,可不许推。」</p>
卫彦也有几分诧异:</p>
「她竟然肯?」</p>
崔掌珠毕竟是燕琅的妻,卫彦私下与她无过多往来。</p>
只知道崔掌珠与崔明姝之间的仇恨,是崔明姝的生母,崔家主母逼死了掌珠的生母,一个无权无势的外室,是崔父下江南惹的一桩风月债。</p>
大户人家的主母解决这些莺莺燕燕的手段干净利落。</p>
他记得自己奉了燕琅的命去寻崔掌珠时。</p>
那个十四岁的少女一身素孝,如失恃的幼兽伏在母亲身上绝望地嚎啕。</p>
她母亲的尸首无钱收敛,停在义庄里,就要生出蝇蛆。</p>
他说是四皇子燕琅出面,许她母亲入了崔家祖坟好生安葬。</p>
卫彦还未说出条件是要她嫁给燕琅。</p>
她已经擦干满脸的泪,眼中尽是感激:</p>
「那四皇子要我做什么?只要他开口,掌珠万死不辞。」</p>
她这么说,也的确是这么做的。</p>
燕琅被圈禁时,她亲尝汤药试毒,又托卫彦借了医书,学着为燕琅调理身子。</p>
因为识字,她也帮底下宫人太监们往宫外写些家书,还闹过笑话。</p>
宫外代笔的书生以为她是哪位心善的宫女,家书末尾还问过她可有婚配。</p>
知道燕琅喜欢崔氏五娘,所以卫彦没有跟旁人说过,他心里是很敬佩掌珠为人的。</p>
「快来帮我挑一挑,明日给五娘送什么颜色的胭脂。」</p>
卫彦自认忠君侍主,有些话不得不言明:</p>
「陛下,帝后和睦为天下表率,莫要叫人非议您寡恩薄情。」</p>
这话说得燕琅失了挑胭脂的兴致。</p>
宫殿上头压着黑团团的云,周公公很识相地奉上棋盘,又叫宫女奉茶:</p>
「新贡上的茶,陛下一直等着与卫将军共饮呢。」</p>
眼前这盘棋就像当年他被三位皇兄围困,掌珠穿上他的衣袍,跨上白狮子马。</p>
她不施粉黛,眼睛如手中炬火一般明亮,在黑夜中,在他和卫彦心上同时烫了一下。</p>
她说:「殿下,我可以为您去死。」</p>
她全心全意爱他的时候,可以为他去死。</p>
而这些年,他自认待掌珠也算很好了。</p>
甚至愿意等她五年诞下子嗣,再接五娘入宫。</p>
甚至连蓬莱山何术士献上的假死药,他也愿意送给她避祸。</p>
「纵使朕愿意,可哪里有台阶可下呢?」</p>
卫彦放下一颗棋子,叹了口气:</p>
「方才挑的胭脂好看,她大约也会喜欢。</p>
「把李御史召回京城来吧,那毕竟是她点选的人,是个不媚上欺下的直臣。」</p>
燕琅起身,吩咐周公公:</p>
「罢了,去蒹葭宫。」</p>
寂寂深夜,报丧的小太监仓皇奔走,不防摔了个跟头。</p>
丧音响了四声,小太监顾不得身上雪水,忙爬起身呼告:</p>
「娘娘薨了——」</p>
报丧传进殿内,那盒胭脂猝然摔在地上。</p>
「陛下?</p>
「陛下当心雪滑——」</p>
殿外下了雪,如絮如棉。</p>
燕琅跌跌撞撞奔入雪中。</p>
天地具是白茫茫一片,如棋盘上黑子满盘皆输。</p>
「她昨日不是还好好的么?怎么忽然……」</p>
恒儿并不晓事,被目眦欲裂的燕琅吓得嚎啕大哭:</p>
「不知道,恒儿什么都不知道……」</p>
案上遗诏有三条。</p>
叮嘱医药司今年冬天不冷,要提防春疫和灾年。</p>
让内务莫要因皇后丧仪,耽误宫女们出宫嫁娶。</p>
把恒儿送回他母亲身边,不要再害他们母子分离。</p>
没有只言片语给他。</p>
阖宫哀戚时。</p>
唯独燕琅并不难过,他只是有些烦闷。</p>
烦闷半个月前掌珠与他大吵一架,至今还没有跟他低头认错。</p>
烦闷没有眼力见的礼部司跪在殿外,说不知如何为娘娘定谥号,写生平,入皇陵。</p>
奏折如檐上雪一样压在案上,百官从内务下狱一事来揣测天子的喜怒,不吝惜满纸溢美之词。</p>
说谥号贤德温恭,可她也曾因燕琅被人克扣吃食,悍妇一般提刀追着那太监骂了三条街,替饿肚子的燕琅委屈得直掉眼泪。</p>
说生平尊贵无忧,可他记得登基后掌珠与他不是争吵,便是赌气。</p>
她好像总是哭,总在哭。</p>
再说到入皇陵,燕琅倒是念起了崔掌珠一点好,夫妻一场,他不吝赐她一场死后哀荣,恩准她与他同穴而眠。</p>
合葬的朱批还未落下,蒹葭宫的掌事孙姑姑已经恭恭敬敬跪在殿外,说娘娘生前想求一道恩准。</p>
燕琅大概猜到了。</p>
八成是要和他低头认个错,再要尊谥,要追封,要他不许崔明姝入宫。</p>
「不是。</p>
「娘娘说不愿与您合葬,自请葬入妃陵。」</p>
燕琅愣住了。</p>
「娘娘说此生太不堪,碧落黄泉都不要再相见了。」</p>
燕琅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,并不意外:</p>
「终于肯低头了?你是怎么说服她的?</p>
「说朕保她后位尊崇?还是将来要立她的孩子为太子?」</p>
总归是荣华富贵,体面尊荣。</p>
因为崔掌珠从前就把皇子妃的头衔看得很重。</p>
当初他被皇兄陷害,并不舍得叫明姝陪自己赌。</p>
就挑中了来崔家认亲的崔掌珠。</p>
一个血脉存疑的外室女,能有机会飞上枝头做皇子妃,自然喜不自胜,满口答应。</p>
大婚当晚,那狗眼看人低的内监苛待燕琅,眼见着他起了高热也不肯放人出去请太医。</p>
烧得迷迷糊糊时,燕琅看着掌珠急切地扯下盖头,出去与那看门的内监理论。</p>
任她塞了支银钗,又低声下气地求情,那内监只是掏了掏耳朵,浑不在意。</p>
掌珠气急之下抽出了木垛里头的柴刀,将锈迹斑斑的刀刃抵在脖颈上,目光狠绝:</p>
「我如今是四皇子妃,公公若不帮我通报,明日陛下就会知道四皇子妃不堪刁奴欺辱,一刀抹了脖子!」</p>
燕琅病的这半个月,素日与他交好的护国公长子卫彦都没办法把医侍送进去。</p>
她竟然做到了。</p>
一剂药汤服下,燕琅退了烧才仔细打量她。</p>
与崔明姝七分相似的模样,眉眼却比崔明姝倔强许多。</p>
燕琅忍不住弯了弯唇角:</p>
「威胁的时候要把刀对着别人,你这样伤了自己算什么?」</p>
被夫君这么调侃,她抿一抿唇,脸忽然一红:</p>
「我没杀过人,不敢。」</p>
「你就不怕他们不吃你这套?」</p>
掌珠赧然一笑,眼中竟然有小小的狡黠和得意:</p>
「我可是皇子妃呀,他们不敢的。」</p>
燕琅觉得有点可笑,连他这个失了圣恩的皇子都无人放在眼里,她一个皇子妃竟然很把自己当回事。</p>
周公公小心地擦了擦额上薄汗:</p>
「奴才说了保后位,又说了立太子。</p>
「说了好些软话,娘娘都不肯认错……</p>
「可蒹葭宫炭火不足,寒症发作时疼得厉害,娘娘熬不住,直掉眼泪……」</p>
燕琅的手顿住了,蘸了朱砂的笔猛地掷在案上:</p>
「谁叫你们停了她的炭火?」</p>
一年前,娘娘从行宫回来时不与陛下同乘,内务那群人精已经瞧出娘娘不得圣心的端倪,所以节下什么赏赐贺礼,蒹葭宫有的,行宫往往厚上一倍不止。</p>
一众宫人忙跪伏在地,只觉得帝王心思难测,不知今晚阎王几更去内务点卯。</p>
「陛下要去蒹葭宫看望娘娘么?」</p>
看她做什么?</p>
少年夫妻走到今日,见面只剩争吵和辱骂。</p>
「罢了。」燕琅放下手中奏章,忽然舒展了眉头,「给五娘的宫殿修葺得如何?她喜欢听戏,梨园选些伶人供她取乐,再多拨些机灵宫人去她那里伺候。」</p>
见惯了这红墙后生死荣辱,每逢福祸临头,周公公周大喜常有一种准得毒辣的直觉。</p>
叫他在风口浪尖里一次次跟对了主子,保全了性命和富贵。</p>
如今这种直觉又荡在心口,叫周公公想问一句,昨日在娘娘手边看见的遗诏:</p>
「昨日奴才在蒹葭宫瞧见……」</p>
燕琅不耐地摆手:</p>
「五娘进宫以后,蒹葭宫一切事务都不必来报。」</p>
周公公低下头,殿外卫将军卫彦求见。</p>
卫彦十岁那年做了燕琅伴读,富贵落魄也不曾背弃燕琅。</p>
燕琅亲政后多疑敏感,却始终不曾对卫彦生出一丝疑窦。</p>
「此次进宫,定要留你在宫中小住。</p>
「明日五娘入宫,也是值得庆贺的好事,朕要与你痛饮,可不许推。」</p>
卫彦也有几分诧异:</p>
「她竟然肯?」</p>
崔掌珠毕竟是燕琅的妻,卫彦私下与她无过多往来。</p>
只知道崔掌珠与崔明姝之间的仇恨,是崔明姝的生母,崔家主母逼死了掌珠的生母,一个无权无势的外室,是崔父下江南惹的一桩风月债。</p>
大户人家的主母解决这些莺莺燕燕的手段干净利落。</p>
他记得自己奉了燕琅的命去寻崔掌珠时。</p>
那个十四岁的少女一身素孝,如失恃的幼兽伏在母亲身上绝望地嚎啕。</p>
她母亲的尸首无钱收敛,停在义庄里,就要生出蝇蛆。</p>
他说是四皇子燕琅出面,许她母亲入了崔家祖坟好生安葬。</p>
卫彦还未说出条件是要她嫁给燕琅。</p>
她已经擦干满脸的泪,眼中尽是感激:</p>
「那四皇子要我做什么?只要他开口,掌珠万死不辞。」</p>
她这么说,也的确是这么做的。</p>
燕琅被圈禁时,她亲尝汤药试毒,又托卫彦借了医书,学着为燕琅调理身子。</p>
因为识字,她也帮底下宫人太监们往宫外写些家书,还闹过笑话。</p>
宫外代笔的书生以为她是哪位心善的宫女,家书末尾还问过她可有婚配。</p>
知道燕琅喜欢崔氏五娘,所以卫彦没有跟旁人说过,他心里是很敬佩掌珠为人的。</p>
「快来帮我挑一挑,明日给五娘送什么颜色的胭脂。」</p>
卫彦自认忠君侍主,有些话不得不言明:</p>
「陛下,帝后和睦为天下表率,莫要叫人非议您寡恩薄情。」</p>
这话说得燕琅失了挑胭脂的兴致。</p>
宫殿上头压着黑团团的云,周公公很识相地奉上棋盘,又叫宫女奉茶:</p>
「新贡上的茶,陛下一直等着与卫将军共饮呢。」</p>
眼前这盘棋就像当年他被三位皇兄围困,掌珠穿上他的衣袍,跨上白狮子马。</p>
她不施粉黛,眼睛如手中炬火一般明亮,在黑夜中,在他和卫彦心上同时烫了一下。</p>
她说:「殿下,我可以为您去死。」</p>
她全心全意爱他的时候,可以为他去死。</p>
而这些年,他自认待掌珠也算很好了。</p>
甚至愿意等她五年诞下子嗣,再接五娘入宫。</p>
甚至连蓬莱山何术士献上的假死药,他也愿意送给她避祸。</p>
「纵使朕愿意,可哪里有台阶可下呢?」</p>
卫彦放下一颗棋子,叹了口气:</p>
「方才挑的胭脂好看,她大约也会喜欢。</p>
「把李御史召回京城来吧,那毕竟是她点选的人,是个不媚上欺下的直臣。」</p>
燕琅起身,吩咐周公公:</p>
「罢了,去蒹葭宫。」</p>
寂寂深夜,报丧的小太监仓皇奔走,不防摔了个跟头。</p>
丧音响了四声,小太监顾不得身上雪水,忙爬起身呼告:</p>
「娘娘薨了——」</p>
报丧传进殿内,那盒胭脂猝然摔在地上。</p>
「陛下?</p>
「陛下当心雪滑——」</p>
殿外下了雪,如絮如棉。</p>
燕琅跌跌撞撞奔入雪中。</p>
天地具是白茫茫一片,如棋盘上黑子满盘皆输。</p>
「她昨日不是还好好的么?怎么忽然……」</p>
恒儿并不晓事,被目眦欲裂的燕琅吓得嚎啕大哭:</p>
「不知道,恒儿什么都不知道……」</p>
案上遗诏有三条。</p>
叮嘱医药司今年冬天不冷,要提防春疫和灾年。</p>
让内务莫要因皇后丧仪,耽误宫女们出宫嫁娶。</p>
把恒儿送回他母亲身边,不要再害他们母子分离。</p>
没有只言片语给他。</p>
阖宫哀戚时。</p>
唯独燕琅并不难过,他只是有些烦闷。</p>
烦闷半个月前掌珠与他大吵一架,至今还没有跟他低头认错。</p>
烦闷没有眼力见的礼部司跪在殿外,说不知如何为娘娘定谥号,写生平,入皇陵。</p>
奏折如檐上雪一样压在案上,百官从内务下狱一事来揣测天子的喜怒,不吝惜满纸溢美之词。</p>
说谥号贤德温恭,可她也曾因燕琅被人克扣吃食,悍妇一般提刀追着那太监骂了三条街,替饿肚子的燕琅委屈得直掉眼泪。</p>
说生平尊贵无忧,可他记得登基后掌珠与他不是争吵,便是赌气。</p>
她好像总是哭,总在哭。</p>
再说到入皇陵,燕琅倒是念起了崔掌珠一点好,夫妻一场,他不吝赐她一场死后哀荣,恩准她与他同穴而眠。</p>
合葬的朱批还未落下,蒹葭宫的掌事孙姑姑已经恭恭敬敬跪在殿外,说娘娘生前想求一道恩准。</p>
燕琅大概猜到了。</p>
八成是要和他低头认个错,再要尊谥,要追封,要他不许崔明姝入宫。</p>
「不是。</p>
「娘娘说不愿与您合葬,自请葬入妃陵。」</p>
燕琅愣住了。</p>
「娘娘说此生太不堪,碧落黄泉都不要再相见了。」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