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老在梧州开了医馆,我化名崔宏,帮着何老打下手。</p>
李慎之本来对我不咸不淡,可听闻我姓崔,又听了我京城口音,便皱起了眉头。</p>
何老摇头:</p>
「谁不知京城崔氏官商相护,盘根错节,又有崔氏五娘正得盛宠。</p>
「你若不姓崔,也不来自京城,他倒也不会这么讨厌你。」</p>
梧州潮湿多雨,人居潮湿地,常犯病痛。</p>
春有首疾,夏有痒疥,</p>
秋有疟寒,冬有嗽上气。</p>
何老药铺来的多是穷苦人家,账目赊欠多,账挂到最后总用粮食或粗布抵去。</p>
若是过了季,李慎之便用自己俸禄平了账,并不跟穷人追索,也不叫何老贴补。</p>
而我和何老也要自己上山采药晾晒,省些花销。</p>
这日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上门看病时,何老不在。</p>
我自认为看过许多宫廷药典,又跟着何老学了些医术。</p>
为这位产后失调的妇人看病时,我斟酌着药方,又添了一味:</p>
「再一剂阿胶补身。」</p>
门外小黑毛驴不满地喷出一口气。</p>
李慎之听了这句,撩开帘子进来,不悦地皱起眉头:</p>
「阿胶昂贵,哪是寻常人家可用?」</p>
看那妇人囊中羞涩,忐忑的眼神。</p>
我一怔,才意识到从前在宫中用药,万物尽夺于民,上层取用都是不计代价,只求最好。</p>
我心中惭愧,忙改了药方,连声赔罪。</p>
李慎之走时,淡淡扫了我一眼,并不掩饰眼中的厌恶和轻蔑:</p>
「崔公子医术了得,梧州小地方容不下您这尊大佛。</p>
「来这看病的大多是穷苦人,你若想替崔家在此地求利,趁早死了心吧。」</p>
我想到当初燕琅刚登基,要大修宫殿庙宇。</p>
被他亲自点的探花郎李慎之一纸奏疏讽刺得又羞又愧,燕琅气得要杀他泄愤:</p>
「无知村夫!亏得当初殿试,朕如此厚爱于他!</p>
「朕选上来的人,不为朕耳目喉舌!当着旧臣的面直言,置朕脸面于何地?」</p>
那时燕琅还听得进我的劝诫,听得进我说魏征与唐太宗皇帝的典故,才转怒为喜。</p>
如今真的被他奚落,我竟然想像燕琅一样痛骂一声:</p>
「茅坑里的石头!又臭又硬!」</p>
何老采药回来,正撞见我被李慎之说得又羞又愧,低着头不吭声。</p>
他馋我做的酥山,笑眯眯地去瞧我的脸色:</p>
「丫头,今日午后可做你那个糖酥山么?」</p>
不做了,气都气饱了。</p>
「莫要与那村夫置气,其实呀你们是一样的人。」</p>
哪里一样?</p>
我可不像他,第一次看人就不顺眼,说话不给人留情面。</p>
何老坐下倒了壶粗茶,擦了擦嘴,</p>
「这不怨他,你可记得七年前南方大疫,崔氏勾结几家药商把药抬得一两柴胡一两金,死了多少人。</p>
「如今你无缘无故来了梧州,他自然防备着你。」</p>
说罢,何老笑嘻嘻从包里掏出一罐子醪糟,促狭道:</p>
「你不知道,李大人另有不为人知的一面。</p>
「我教你个法子治他,包管他以后躲着你走……」</p>
晚饭毕,我提了一食盒醪糟酥山去李慎之住处。</p>
李慎之住处简陋,园中收着各式药材,种了一架蔷薇。</p>
最惹眼的是院中一树新结的荔枝,我忍不住摸了摸,竟然大如鸡卵,累实可爱。</p>
「不要偷摘。」</p>
我刚想反驳,李慎之冷笑道,</p>
「崔公子,李下不整冠。」</p>
算了,他把我想得这么坏,做什么都错。</p>
「眼见熟了又不摘了吃,你留着做什么?」</p>
「明日天气好,做荔枝煎。」</p>
我一怔,忽然想到从前吃药时常吃的荔枝煎,也是岭南贡上的。</p>
但是应当不会这么巧。</p>
「你来做什么?」</p>
「何老叫我来送吃食给你,快吃吧,要化了。」</p>
李慎之放下书,竟然大方了一次,将酥山分我一半。</p>
我吃着酥山,打量着李慎之的脸色。</p>
何老跟我说李慎之沾酒就倒,酥山用醪糟兑些梨花白也够他迷糊上半日,你看见他的醉态,足够当成把柄拿捏上一阵子。</p>
难怪从前宫宴或是同僚下帖,李慎之都称病推掉。</p>
我以为是因为他性子孤直,不肯与人来往。</p>
没想到是沾酒就醉。</p>
黄昏时下过一场雨,暮夏的晚风送来一架蔷薇香,李慎之吃着酥山,并未察觉异常。</p>
我托着腮,看灯下他的脸染上淡淡的酡红,像黄昏时雨水洗过的蔷薇花。</p>
忍不住慨叹燕琅这探花点得名副其实。</p>
我以为喝醉了的李慎之会耍酒疯,会嚎啕大哭,会丑态百出。</p>
可是都没有。</p>
他只是呆愣愣坐在那里,全无平日讽刺我时牙尖嘴利的样子。</p>
「李慎之?你喝多了?」</p>
「……嗯。」</p>
喝醉了的李慎之,竟然很安静乖巧,像个有问必答的听话孩童。</p>
「今日的事是我有错在先,但是你也不该那样说我。」</p>
「……对不起。」</p>
这么轻易就道歉了,叫我也有点不好意思:</p>
「那今天的事就算了,还有我也没想要偷你的荔枝,你不要那么刻薄。」</p>
「……对不起。」</p>
我拍拍衣角,准备走。</p>
李慎之跪坐在地的身子,忽然向前一步,慌忙捉住了我的衣袖:</p>
「那些荔枝,你想吃就摘去吧。</p>
「……反正她已经不在了。」</p>
生出了好奇心,我故意逗他:</p>
「谁不在了?」</p>
李慎之茫然看着我,他想了很久,连捉住我衣袖的手都滑下去。</p>
他忽然垂下头,很难过地小声说了句:</p>
「……娘娘。</p>
「……娘娘不在了。」</p>
这一句娘娘叫我心上落惊雷。</p>
我猛地想起初见时李慎之臂上系的孝。</p>
想起彤儿说的,李慎之离京时那一包家书。</p>
我忙起身,匆匆翻找他的书架,却不慎抖落一地书信。</p>
都是当初我替宫人们写的信。</p>
当初我也问过小宫女太监们,如果信送到家中,家人不识字要如何回呢?</p>
宫女太监们却说宫外有个和皇子妃一样好心的读书人,帮他们家人写信,不要他们的钱。</p>
我终于想起那荔枝煎上头的笺子为何如此眼熟。</p>
不等我细细想这些前尘旧事,忽然脖颈一凉。</p>
李慎之的佩剑已经架在了我的脖颈上,他一字一顿:</p>
「谁叫你来的?是崔家?还是崔明姝?」</p>
我没想到李慎之的酒醒得这么快。</p>
正想着对策,却听见门外何老的笑声:</p>
「崔宏是我学生,心思不坏,慎之你不要这么待他,不然日后怕你后悔。」</p>
脖子上的剑收回,我才松了口气。</p>
何老却笑呵呵地打圆场说:</p>
「慎之,崔宏也有秘密在我手上,你不必怕他。」</p>
想起何老当初笑着说的金鲤,我背后忽地一凉,结巴道:</p>
「我与崔氏并无来往,此次来岭南也是为了寻大夫治病,以后也不出岭南的。」</p>
听何老和我这么说,李慎之淡漠地将剑收鞘:</p>
「你若敢污她声誉,我一定要你偿命。」</p>
回去路上,何老拎着灯笼,须发皆白的他像一个成了精的老人参,勘破一切迷障:</p>
「当初我在岭南行医,我这学生想要我入宫为一个人看病。</p>
「我呢就为这姑娘卜算了一卦,治得好病,治不好命,就送了颗假死药,并着荔枝煎去。</p>
「老头我也没有旁的意思,只是不忍心我这个学生在心里酿苦酒,自个儿醉。</p>
「丫头,你听过便揭过,不必往心里去,那都是前尘旧事了。」</p>
李慎之本来对我不咸不淡,可听闻我姓崔,又听了我京城口音,便皱起了眉头。</p>
何老摇头:</p>
「谁不知京城崔氏官商相护,盘根错节,又有崔氏五娘正得盛宠。</p>
「你若不姓崔,也不来自京城,他倒也不会这么讨厌你。」</p>
梧州潮湿多雨,人居潮湿地,常犯病痛。</p>
春有首疾,夏有痒疥,</p>
秋有疟寒,冬有嗽上气。</p>
何老药铺来的多是穷苦人家,账目赊欠多,账挂到最后总用粮食或粗布抵去。</p>
若是过了季,李慎之便用自己俸禄平了账,并不跟穷人追索,也不叫何老贴补。</p>
而我和何老也要自己上山采药晾晒,省些花销。</p>
这日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上门看病时,何老不在。</p>
我自认为看过许多宫廷药典,又跟着何老学了些医术。</p>
为这位产后失调的妇人看病时,我斟酌着药方,又添了一味:</p>
「再一剂阿胶补身。」</p>
门外小黑毛驴不满地喷出一口气。</p>
李慎之听了这句,撩开帘子进来,不悦地皱起眉头:</p>
「阿胶昂贵,哪是寻常人家可用?」</p>
看那妇人囊中羞涩,忐忑的眼神。</p>
我一怔,才意识到从前在宫中用药,万物尽夺于民,上层取用都是不计代价,只求最好。</p>
我心中惭愧,忙改了药方,连声赔罪。</p>
李慎之走时,淡淡扫了我一眼,并不掩饰眼中的厌恶和轻蔑:</p>
「崔公子医术了得,梧州小地方容不下您这尊大佛。</p>
「来这看病的大多是穷苦人,你若想替崔家在此地求利,趁早死了心吧。」</p>
我想到当初燕琅刚登基,要大修宫殿庙宇。</p>
被他亲自点的探花郎李慎之一纸奏疏讽刺得又羞又愧,燕琅气得要杀他泄愤:</p>
「无知村夫!亏得当初殿试,朕如此厚爱于他!</p>
「朕选上来的人,不为朕耳目喉舌!当着旧臣的面直言,置朕脸面于何地?」</p>
那时燕琅还听得进我的劝诫,听得进我说魏征与唐太宗皇帝的典故,才转怒为喜。</p>
如今真的被他奚落,我竟然想像燕琅一样痛骂一声:</p>
「茅坑里的石头!又臭又硬!」</p>
何老采药回来,正撞见我被李慎之说得又羞又愧,低着头不吭声。</p>
他馋我做的酥山,笑眯眯地去瞧我的脸色:</p>
「丫头,今日午后可做你那个糖酥山么?」</p>
不做了,气都气饱了。</p>
「莫要与那村夫置气,其实呀你们是一样的人。」</p>
哪里一样?</p>
我可不像他,第一次看人就不顺眼,说话不给人留情面。</p>
何老坐下倒了壶粗茶,擦了擦嘴,</p>
「这不怨他,你可记得七年前南方大疫,崔氏勾结几家药商把药抬得一两柴胡一两金,死了多少人。</p>
「如今你无缘无故来了梧州,他自然防备着你。」</p>
说罢,何老笑嘻嘻从包里掏出一罐子醪糟,促狭道:</p>
「你不知道,李大人另有不为人知的一面。</p>
「我教你个法子治他,包管他以后躲着你走……」</p>
晚饭毕,我提了一食盒醪糟酥山去李慎之住处。</p>
李慎之住处简陋,园中收着各式药材,种了一架蔷薇。</p>
最惹眼的是院中一树新结的荔枝,我忍不住摸了摸,竟然大如鸡卵,累实可爱。</p>
「不要偷摘。」</p>
我刚想反驳,李慎之冷笑道,</p>
「崔公子,李下不整冠。」</p>
算了,他把我想得这么坏,做什么都错。</p>
「眼见熟了又不摘了吃,你留着做什么?」</p>
「明日天气好,做荔枝煎。」</p>
我一怔,忽然想到从前吃药时常吃的荔枝煎,也是岭南贡上的。</p>
但是应当不会这么巧。</p>
「你来做什么?」</p>
「何老叫我来送吃食给你,快吃吧,要化了。」</p>
李慎之放下书,竟然大方了一次,将酥山分我一半。</p>
我吃着酥山,打量着李慎之的脸色。</p>
何老跟我说李慎之沾酒就倒,酥山用醪糟兑些梨花白也够他迷糊上半日,你看见他的醉态,足够当成把柄拿捏上一阵子。</p>
难怪从前宫宴或是同僚下帖,李慎之都称病推掉。</p>
我以为是因为他性子孤直,不肯与人来往。</p>
没想到是沾酒就醉。</p>
黄昏时下过一场雨,暮夏的晚风送来一架蔷薇香,李慎之吃着酥山,并未察觉异常。</p>
我托着腮,看灯下他的脸染上淡淡的酡红,像黄昏时雨水洗过的蔷薇花。</p>
忍不住慨叹燕琅这探花点得名副其实。</p>
我以为喝醉了的李慎之会耍酒疯,会嚎啕大哭,会丑态百出。</p>
可是都没有。</p>
他只是呆愣愣坐在那里,全无平日讽刺我时牙尖嘴利的样子。</p>
「李慎之?你喝多了?」</p>
「……嗯。」</p>
喝醉了的李慎之,竟然很安静乖巧,像个有问必答的听话孩童。</p>
「今日的事是我有错在先,但是你也不该那样说我。」</p>
「……对不起。」</p>
这么轻易就道歉了,叫我也有点不好意思:</p>
「那今天的事就算了,还有我也没想要偷你的荔枝,你不要那么刻薄。」</p>
「……对不起。」</p>
我拍拍衣角,准备走。</p>
李慎之跪坐在地的身子,忽然向前一步,慌忙捉住了我的衣袖:</p>
「那些荔枝,你想吃就摘去吧。</p>
「……反正她已经不在了。」</p>
生出了好奇心,我故意逗他:</p>
「谁不在了?」</p>
李慎之茫然看着我,他想了很久,连捉住我衣袖的手都滑下去。</p>
他忽然垂下头,很难过地小声说了句:</p>
「……娘娘。</p>
「……娘娘不在了。」</p>
这一句娘娘叫我心上落惊雷。</p>
我猛地想起初见时李慎之臂上系的孝。</p>
想起彤儿说的,李慎之离京时那一包家书。</p>
我忙起身,匆匆翻找他的书架,却不慎抖落一地书信。</p>
都是当初我替宫人们写的信。</p>
当初我也问过小宫女太监们,如果信送到家中,家人不识字要如何回呢?</p>
宫女太监们却说宫外有个和皇子妃一样好心的读书人,帮他们家人写信,不要他们的钱。</p>
我终于想起那荔枝煎上头的笺子为何如此眼熟。</p>
不等我细细想这些前尘旧事,忽然脖颈一凉。</p>
李慎之的佩剑已经架在了我的脖颈上,他一字一顿:</p>
「谁叫你来的?是崔家?还是崔明姝?」</p>
我没想到李慎之的酒醒得这么快。</p>
正想着对策,却听见门外何老的笑声:</p>
「崔宏是我学生,心思不坏,慎之你不要这么待他,不然日后怕你后悔。」</p>
脖子上的剑收回,我才松了口气。</p>
何老却笑呵呵地打圆场说:</p>
「慎之,崔宏也有秘密在我手上,你不必怕他。」</p>
想起何老当初笑着说的金鲤,我背后忽地一凉,结巴道:</p>
「我与崔氏并无来往,此次来岭南也是为了寻大夫治病,以后也不出岭南的。」</p>
听何老和我这么说,李慎之淡漠地将剑收鞘:</p>
「你若敢污她声誉,我一定要你偿命。」</p>
回去路上,何老拎着灯笼,须发皆白的他像一个成了精的老人参,勘破一切迷障:</p>
「当初我在岭南行医,我这学生想要我入宫为一个人看病。</p>
「我呢就为这姑娘卜算了一卦,治得好病,治不好命,就送了颗假死药,并着荔枝煎去。</p>
「老头我也没有旁的意思,只是不忍心我这个学生在心里酿苦酒,自个儿醉。</p>
「丫头,你听过便揭过,不必往心里去,那都是前尘旧事了。」</p>